城市工作人員創意挑戰賽
#nycspeaks 2022分享您對市長應該採取的大膽行動的想法
自行車基礎設施大修
自行車道應移到人行道上,其中一條車道與交通流量一致,並有小的路緣切割將自行車與汽車/行人分開。非休閒騎自行車者應參加安全課程並獲得執照。顏色協調的自行車道為所有人綠色,紅色限制為非休閒騎自行車的人。像休息站一樣的自行車中心,可以租用花旗自行車,還可以檢查輪胎壓力等。這次大修將是對城市的多管齊下的福音。
認可名單
舉報不當內容
此內容是否不當?
#nycspeaks 2022分享您對市長應該採取的大膽行動的想法
自行車道應移到人行道上,其中一條車道與交通流量一致,並有小的路緣切割將自行車與汽車/行人分開。非休閒騎自行車者應參加安全課程並獲得執照。顏色協調的自行車道為所有人綠色,紅色限制為非休閒騎自行車的人。像休息站一樣的自行車中心,可以租用花旗自行車,還可以檢查輪胎壓力等。這次大修將是對城市的多管齊下的福音。
The piece of text below is a shortened, hashed representation of this content. It's useful to ensure the content hasn't been tampered with, as a single modification would result in a totally different value.
Value:
2164125dcbede8aa871fa7da7c39a60f5c8daa5f796a4795d52c1e0fcebd3220
Source:
{"body":{"en":"<p>Bicycle lanes should be moved onto sidewalks with one lane consistent with traffic flow and have small curb cuts to separate bikes from cars/pedestrians. Non recreational cyclists should take safety classes and obtain a license. Color coordinated bike lanes green for all, red restricted for non recreational cyclists. Cyclist hubs that act like rest stops, where citi bikes could be rented and also be able to check tire pressure etc. This overhaul would be a multi pronged Boon to the City.</p>"},"title":{"en":"Bicycle Infrastructure Overhaul"}}
This fingerprint is calculated using a SHA256 hashing algorithm. In order to replicate it yourself, you can use an MD5 calculator online and copy-paste the source data.
<script src="https://www.participate.nyc.gov/processes/staffideas/f/235/proposals/1644/embed.js"></script>
<noscript><iframe src="https://www.participate.nyc.gov/processes/staffideas/f/235/proposals/1644/embed.html" frameborder="0" scrolling="vertical"></iframe></noscript>
此內容是否不當?
評論詳情
您看到的是一條評論
您可以在此處查看其餘評論。
與傑西·邁爾森的對話
這是一個好主意的一半:
“自行車道應移到人行道上,其中一條車道與交通流量一致,並有小的路緣切割將自行車與汽車/行人分開”
但這會在人行道上的什麼地方呢?與樹木和生物沼澤?垃圾和回收物去哪兒了?或者,你的意思是說:
“自行車道應該被轉移到人行道上,通過吞併停放的私家車佔用的公共空間,一條與交通流量一致的車道和一個將自行車與汽車分開的路緣切割,從而大大擴大了人行道”?那將是一種改進,而不是退化。
簡單的回答,不是城市的每個街區都應該有自行車道。這不會是僵化的並且適用於所有場景。自行車可以在道路和人行道上行駛,具體取決於您所在城市的哪個部分。
我同意不是每個街區都應該有自行車道,就像不是每個街區都有任何形式的車道分界線一樣 - 但我仍然不同意將它們移到人行道上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改進,除非每條人行道都擴大大約5 - 8英尺,這只能通過收回車輛存放所佔用的公共土地來實現。但是你會遇到問題,樹木不是道路和行人之間的保護性固定物體,就在淨區的中間。此外,每個將垃圾帶到路邊的人都必須穿過自行車道。簡而言之,我們必須不建設支持汽車的基礎設施:它們不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人是,我們需要為個人交通的所有方式和方式提供平等的機會、空間、資金和安全考慮。
我認為這是一個公平的中間立場,除了後勤問題。在溫暖的月份,在非惡劣天氣下,騎自行車是一種不錯的交通方式,但這並不公平或平等。當然,它非常適合年齡在18 - 60歲、居住在工作地點附近的身體健康的人。但即便如此,跨區旅行也是一場噩夢。很大一部分人不能使用它,例如老人、小孩、殘疾人或受傷的人不能使用它。另外,自行車上的馬鞍包只能容納這麼多。
正在加載評論...